早晨七点,广州花都区公益北路6号的“花语书房”自助图书馆已迎来第一位读者;上午九点,花都区图书馆新馆门前排起长队的读者正有序入馆;午后三点,花都区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绘本馆坐满了共读绘本的家庭……这个夏日,花都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以“总馆+分馆+服务点”的辐射格局,将书香渗透到花都的每一个角落。
受访者 供图
总馆:构建“文化、阅读、服务”立体生态
位于花城街公益北路6号的花都图书馆总馆,是花都全民阅读的主阵地,为读者构建起“文化、阅读、服务”的立体生态。作为国家一级图书馆,这里的日均客流达到了4200人次。
这里的读者,有为考研考公奋战的追梦人,有利用假期丰富知识的青少年,也有很多老年人在这里享受阅读的快乐。而在六楼、七楼的阅读区中,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在知识的世界中徜徉;二楼的饮食配套设施则解决了读者“阅读续航”的需求。
受访者 供图
读者骆同学正在阅读的书籍是《田径运动》,他告诉记者,自己平日里就喜欢跑步,今年又是体重管理年,学会正确的跑步方法有助于科学减重。
花都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暑期的阅读高峰已经来到,每天一大早入口便排起长龙。今年图书馆以“文化消暑”为重点,组织了一系列读书会和亲子体验活动。本月还将邀请大咖作家来馆内举办专题讲座,非常期待读者朋友们前来参加。
受访者 供图
少儿图书馆:畅度充实快乐暑期生活
走进花都区少年儿童图书馆,阅览室内坐满了孩子。他们在家长的陪伴下,共读喜爱的绘本,游历在知识的海洋里。暑假期间,周一至周五,这里开设了公益培训班,而在每周六上午,还会举行亲子绘本阅读活动,让孩子们畅度一个充实快乐的暑期生活。
受访者 供图
市民梁先生告诉说,自己平时工作日要上班,特地周末抽空带孩子过来一起阅读绘本,既可以让孩子少接触电子产品,又增进了亲子关系。
为了让广大市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阅读空间,设在花都各处的“花语书房”自助图书馆从每天早上7点到10点对外开放,“365天不打烊”。
受访者 供图
这样超强的延伸性,也让图书馆从“固定场馆”变成了“便捷文化站”。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的“花语书房”自助图书馆,它紧邻着雕塑园,在树荫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雅致。视线穿过落地窗,便能看到市民们沉浸阅读的场景。这座位于公园里的“花语书房”也让花都湖多了一份书香底蕴。
分馆:编织一张“触手可及”的文化网
不仅如此,花都区图书馆还在镇街、部分社区和企业设置了分馆,将阅读的触角延伸到市民身边。
受访者 供图
在藏书2.3万册的新华分馆中,近4000册书籍通过“班级漂流箱”流转,服务师生近万人次。今年暑期这里特别推出了“绘本舞蹈课”、针对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设立的“暖新书吧”等。在提供专业技能书籍的同时满足了亲子阅读需求。
在占地2094平方米、藏书5.3万册的炭步分馆,这里年均服务3.7万人次。今年暑期推出了亲子读书会、洪拳非遗展演等活动,力求吸引更多人养成阅读的好习惯。
社区与企业分馆的发展同样火热。小萤星分馆开展“双语阅读”活动,鼎盛智谷企业分馆则将书架搬进产业园,今年暑期更是联动骆秉章研究会举办作家分享会,让园区职员在阅读与文化交流中得到充电和放松。
受访者 供图
据统计,仅今年7月,全区进馆人数达205616人次,借阅量达499656册次;从总馆到社区分馆,从纸质书籍到数字资源,花都图书馆正用总分馆体系编织一张“触手可及”的文化网。当图书馆变得像便利店一样便捷,当阅读成为像散步一样自然的事,花都的文化底色,便在书香中愈发鲜明。
南方+记者 周甫琦
通讯员 徐梓晴 吴薇薇 高韵宇 姚日文 江绍成
福建股票配资公司,专业配资,有保障的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